研究問題 (STUDY QUESTION):
在多種市售培養液中,補救式體外成熟 (rescue-IVM,r-IVM) 卵子的核與初期發育結果為何?
摘要回答 (SUMMARY ANSWER):
在 11 種不同市售培養液中,Medium K 提供了最短時間內最高的補救率(rescue rate ),並誘導出最高的正常卵子活化率 (NOAR,normal oocyte activation rate)。
已知訊息 (WHAT IS KNOWN ALREADY):
在排卵誘導後,約有10–15%的卵子仍不成熟,其中約 10% 處於前期 I(prophase I) (germinal vesicle,GV) 階段。對於是否應補救這些卵子並應用於臨床,仍未有共識,但已有越來越多來自補救後成熟的卵子(r-MII)的活產報告。對於預後不良患者,當其他替代方案不可行時,這些卵子可能具有價值,同樣地對腫瘤相關生育保存患者亦然。然而,雖然補救式體外成熟(r-IVM) 正在復甦,但仍缺乏明確的良好操作建議,並且目前尚無市售培養液專門提供這一潛在有價值的補救策略來做使用。
研究設計、規模與期間 (STUDY DESIGN, SIZE, DURATION):
這是一項前瞻性實驗研究,在私人 IVF 中心進行,為期一年,分兩個連續階段。 ● 第一階段 (Phase I): 自 490 位年輕捐卵者(每位最多 4 顆)獲得 1570 顆經排卵誘導的 GV 不成熟卵子,隨機分配至 11 種市售培養液,在胚胎縮時攝影培養箱中(Time-Lapse incubator)培養 24 小時。補救率最高且所需時間最短的兩種培養液被選入第二階段。 ● 第二階段 (Phase II): 在選定的兩種培養液中,共補救190 顆 GV 卵子,獲得 105 顆 r-MII 卵子,並進行人工卵子活化 (AOA),再持續培養 24 小時,直到原核消失 (tPNf)。
研究對象/材料、場域與方法 (PARTICIPANTS/MATERIALS, SETTING, METHODS):
所有捐卵者 (26.1 ± 3.8 歲) 接受GnRH-antagonist排卵誘導方案並以agonist作破卵。體內卵子成熟率為 80%。對於不成熟卵子,每位女性捐出 2–4 顆 GV 卵子供研究,並於Time-Lapse中培養。記錄 GV 消失時間 (tGVBD) 與第一極體排出時間 (t1PB)。AOA 根據既有文獻協定進行。
● Phase I 主要結果:每種培養液下的補救率及核成熟動態。
● Phase II 主要結果:r-IVM 卵子的 NOAR。另記錄原核出現與消失時間 (tPNa 與 tPNf)、以及 S 期時長。
主要結果 (MAIN RESULTS AND THE ROLE OF CHANCE):
第一階段: 在 11 種培養液中,有 3 種達到 ≥55% 的補救率。然而,其中 Medium G 與 Medium K 的 r-MII 形成時間最短,因此被選入第二階段 。
第二階段:
在 AOA 後,NOAR 於 Medium K 顯著較高 (37/53, 70%),相比 Medium G (21/52, 41%),P=0.006, Power=77%。 ● 在 tPNa、tPNf 與 S 期長度上兩種 Medium無顯著差異。
限制與注意事項 (LIMITATIONS, REASONS FOR CAUTION):
研究僅針對預後良好的年輕捐卵者,尚需在預後不良及/或高齡不孕女性中驗證。MI (中期 I,Metaphase I) 不成熟卵子未被納入。AOA 僅能部分評估卵子的細胞質能力(是否能恢復減數分裂並形成原核),但不足以全面評估細胞質能力或後續胚胎發育。 此外,對 r-MII 卵子進行微管與細胞核染色以檢測染色體錯位、細胞胞器分布與活性、詳細的形態動態觀察,以及減數分裂分離錯誤的分析,均為臨床應用前必要的安全性檢測。